【ITBEAR】9月24日消息,近日,益陽市菲美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菲美特”)宣布成功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浩瀾資本領投,所得資金將主要用于擴大動力和儲能電池新型負極集流體材料的生產能力。
菲美特,自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泡沫金屬材料和電磁屏蔽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一家實力雄厚的高新技術企業。泡沫金屬,作為一種多孔金屬材料,因其內部布滿類似“泡沫”或“蜂窩”的孔隙結構,而具有質量輕、比表面積大、通孔率高、內阻低等獨特物理和力學性能,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電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
據ITBEAR了解,隨著材料技術和制備工藝的不斷進步,泡沫金屬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寬,尤其在動力及儲能電池負極集流體材料和制氫電解槽的陽極、陰極材料方面展現出創新性應用,預計市場空間將在2030年超過一千億元。菲美特憑借其在泡沫金屬材料生產工藝上的優化和創新,采用獨特的化學法與物理法相結合的復合工藝,成功制備出特種多元泡沫合金材料,解決了深層和三維層的均一性問題。
菲美特創始人吳中和介紹,公司的泡沫鐵鎳合金產品已在全球多家鋁合金輪轂龍頭企業中得到應用,并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某些形式的泡沫合金也被應用于超算和大型醫療影像設備的導熱散熱模組,成功進入某全球龍頭算力企業和某醫療設備企業的供應鏈,構成了菲美特當前收入的基本盤。
在此基礎上,菲美特近兩年的產品研發和應用重點已轉向市場潛力更大的固態電池、新型儲能電池和氫能源領域。超薄泡沫銅,作為一種三維多孔、均勻互聯的泡沫金屬材料,因其制備成本低、導電性好,有望替代電解銅箔,在半固態和全固態鋰電池的負極集流體中得到應用。
“菲美特研發的三維及二維泡沫銅材料能顯著減少銅的用量,量產后有望降低電芯成本,同時泡沫材料的結構特性為電芯工程師提供了更多選擇,可進一步放寬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限制,解決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焦慮。”吳中和表示。
菲美特的泡沫鎳鐵材料也被應用于某些新型儲能方案,以實現性能和成本的優化。此外,泡沫鎳鐵、泡沫鎳鉬等合金材料也被用作電解水制氫的陽極、陰極材料,以降低制氫成本,提高電解效率。
目前,菲美特在半固態電池、新型儲能電池和制氫電解槽市場上均取得了顯著的業務進展。其泡沫銅產品已獲得多家全球頭部鋰電企業的認可,并實現了訂單的規模化交付。在儲能電池用泡沫鐵鎳材料方面,菲美特也與多家液流電池和液態金屬電池企業形成了供貨關系。在電解水制氫方面,菲美特的泡沫鐵鎳材料已在某能源巨頭企業的電解槽里穩定運行了超過9,000小時。
團隊方面,菲美特的專家們十多年來一直深耕電化學的理論與工藝研究,尤其在三維多孔結構材料上取得了突出成績。團隊曾先后主導或參與獲得過國家部委級科技進步獎和省級科技進步獎等。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請6項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
展望未來1-2年,菲美特將加快新產品產能布局,新建年產能1500萬平方米的泡沫金屬材料產業項目。該項目分兩期建設,預計于2025年8月正式建成投產。在低碳經濟背景下,菲美特將致力于建設數智化工廠,繼續探索固態電池、新型儲能及氫能領域,努力成為國內新質泡沫金屬生產力的領導型企業。
本輪領投方浩瀾資本主管合伙人王曦表示:“菲美特是一家獨具特色的‘隱形冠軍’企業,創始人團隊擁有扎實的技術積累和長期并肩合作的默契,極富生命力。浩瀾資本長期關注新材料領域技術發展并致力于推動產業落地,基于一線產業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泡沫金屬材料在新能源等產業的應用進展顯著,以泡沫銅為例,經過定向研發轉化,已使金屬特性與三維蜂窩狀結構優勢結合的越來越好,技術指標不斷提升,有望作為新型負極集流體逐步解決行業長期存在的問題,并有力支持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要求,對高性能電動汽車、eVTOL、新型儲能等領域的發展起到愈發重要的加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