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抖的到來標志著百度智能云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他面臨著將技術與商業經驗相結合的重任。在此之前,百度智能云經歷了由銷售出身的尹世明和技術背景的王海峰領導的兩個階段,逐漸形成了“云智一體”的戰略。
王海峰時期,百度智能云的技術競爭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但在商業化方面仍面臨挑戰。沈抖的接任被視為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對技術和商業經驗雙重能力的高度認可,他被寄予厚望,要實現百度智能云的規模和健康度的雙重提升。
2023年,沈抖明確了百度智能云的戰略方向,不追隨阿里云、華為云的傳統路徑,而是依托百度在AI領域的深厚積累,以文心一言為突破口,改變云計算市場的游戲規則。
百度智能云在沈抖的領導下,調整了發展戰略,從行業核心場景切入,優化應用并改造數字底座,以適應AI應用的需求。盡管面臨宏觀經濟環境的挑戰和云計算行業的增速放緩,百度智能云在沈抖的帶領下,借助大模型的東風,實現了業務的快速增長。
2023年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的營收同比增速達到12%,并在2024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文心一言的發布,為百度智能云帶來了大模型商業化的領先優勢,推動了其在多個行業的廣泛應用。
然而,對于沈抖來說,挑戰并未結束。李彥宏在2024年的OKR中明確提出了“利潤”的要求,這意味著百度智能云需要在保持營收增長的同時,實現盈利。
百度智能云在AI領域的先發優勢逐漸轉化為財務上的表現,AI收入占比不斷提升。沈抖表示,百度智能云的目標是將AI融入整個To B服務中,成為新的增長點。
沈抖認為,雖然大模型的市場還處于混戰階段,價格尚未體現其價值,但大模型的應用場景廣泛,客戶已經從中獲利。百度智能云需要繼續投入,以保持其在AI和算力方面的優勢。
百度智能云在GPU算力方面具有經驗優勢,并擁有自研的昆侖芯片。這使得百度智能云在大模型訓練和高性能計算方面具有競爭力。沈抖表示,一些客戶選擇百度智能云,是因為其在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方面的優勢。
盡管面臨激烈的競爭和價格戰,百度智能云仍然保持著領先的地位。然而,這場大模型的戰役是一場馬拉松式的長期戰爭,需要百度智能云在各個領域中持續攻堅。
李彥宏的戰略定力和沈抖的韌性將成為百度智能云能否真正成為百度第二曲線、甚至第一曲線的關鍵。百度智能云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其未來的發展將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