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跨境電商正成為我國外貿增長的新引擎。最新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比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高出6.2個百分點。跨境電商何以持續“加速跑”?記者走訪部分進出口活躍城市,探尋背后的三大“密碼”。
第一大“密碼”是數字技術的賦能。在廣東橫琴,一個跨境電商選品中心正逐步實現“一鍵賣全球”的場景。AI選品配貨、AI智能腳本、AI視頻生成等技術廣泛應用,中心整合多方資源,提供出海全鏈路服務,助力國內產品與海外市場更好鏈接。
廣州白云機場海關在國際貨站進行巡倉監管,展現技術進步帶來的高效信息傳遞和供需精準匹配。紡織服裝行業的“小單快反”模式,借助數字技術,實現快速上款測試市場反應,爆款則立即加大生產、快速鋪貨,從設計到生產最快僅需幾天,成為跨境電商“大賣”的重要法寶。
第二大“密碼”是完整產業鏈的支撐。廣東中山市東鳳鎮聚集超過11000家工業主體,其中8500家與小家電相關。面對出海新趨勢,東鳳鎮成立全市第一個鎮級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推動小家電企業從傳統外貿向外貿新業態轉型。在完整產業鏈的支撐下,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發展尤為強勁,貢獻了全國超1/3的份額。
第三大“密碼”是物流網絡的保障。跨境物流配送一度成為阻礙跨境電商發展的瓶頸,但現在已發生很大變化。四川天府新區的“陸海云港—云新跨境天府保稅倉”24小時運轉,確保進口商品迅速發往西部地區。得益于發達的交通物流體系,更多商家將暢銷產品從沿海保稅倉轉移到成都保稅倉。通過構建全球供應鏈和物流網絡以及數字化平臺,國內企業打破傳統貿易限制,將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推向國際市場。
商務部等9部門出臺意見,提出加強跨境電商物流體系建設,推動海外倉高質量發展。廣東已建設各類海外倉近600萬平方米,還將繼續加快海外倉等全球布局。海關總署也在不斷優化跨境電商通關服務系統功能,簡化流程、優化服務,滿足“買全球、賣全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