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惡意造謠反噬自身
根據近日消息,通過互聯網捏造信息對知名主持人涂磊實施誹謗的博主酸菜飽飽和抖音大V“大藍"分別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處以相應的行政拘留的處罰。
事件的起源源自博主和大V對涂磊的道德品質和家庭生活的惡意詆毀,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并對當事人的正常生活和家庭造成了較大的困擾。

隨著事情的發酵和廣泛傳播,酸菜飽飽意識到自身言論造成的社會影響,而相關信息并無憑據,屬于造謠,為了避免嚴重后果,酸菜飽飽在原發布渠道進行了澄清說明。

然而,誹謗者對受害人造成的傷害,和其他被影響的人對受害人的網暴的影響卻依然長久存在。諷刺的是,即使在酸菜飽飽的澄清和道歉視頻下面,仍然有人惡意揣測酸菜飽飽與涂磊聯手自導自演吸引流量,誹謗人也落入了被誹謗的境地。
經過公安機關的查證,博主酸菜飽飽和大V“大藍”發布的信息均屬于誹謗,且情節較重,被處以行政拘留,這幕鬧劇也徹底落下帷幕。


二、網絡謠言惡意多發,受害者有苦難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應用愈發廣泛,在技術的加持下,信息分發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媒體宣傳的去中心化特點愈發明顯,私域流量的市場影響力不斷增強。抖音、微博、朋友圈、公眾號等各種產品的海量信息不斷流轉,在提升了信息獲取便利性的同時,也為不實信息的發酵和擴散提供了土壤。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短腿。渠道的多元和信息的快速擴散,使得謠言的影響不斷疊加,不實信息的影響可能遠超預想,辟謠的難度極大,很難覆蓋原有全部傳播渠道進行清除。特別是近年來,流量價值不斷提升,流量變現渠道呈現多元化趨勢。一些人為了吸引流量,無中生有,胡亂編造信息,部分人對于各種信息不加以甄別、判斷和求證,進行廣泛的推送和宣傳,加速虛假信息的流轉,亦有部分人根據斷章取義的內容進行衍生,歪曲初始信息源頭所表達的意思。
在此市場亂象下,無論是明星大V,還是普通民眾,又或者是涉入到公共事件的個體,都處于多元化信息流的網狀覆蓋之下,也都有可能成為網暴的對象、誹謗的標的,形成了人人自危的情況。所有虛假信息的傳遞者,以言為刀,加諸語言的暴力和輿論的壓力到受害人身上,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流量經濟時代,影視明星、網紅、大V都是流量的聚集中心,一舉一動廣受市場和粉絲的關注。作為流量的中心節點,無論是信息的輸入或者輸出都會造成較為廣泛的影響,進行信息傳播的時候不得不慎重。無論是利用流量優勢對他人進行霸凌,還是通過詆毀公眾人物的形象進行牟利或勒索,都屬于違法行為,對公眾和社會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網紅?“鐵頭”靠互聯網打假出名,與其他不法分子合謀,對商家進行敲詐勒索。2024年8月,杭州市公安局濱江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鐵頭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曾經的網絡紅人,最終因為追逐流量紅利不顧底線,肆意妄為,結局以戴上“銀手鏈”告終。

除了廣受關注的公眾人士外,甚至有普通人莫名其妙被造謠。2024年3月,網民江某某為吸引流量,將某乘坐電梯女子的照片,利用AI工具制作成不雅圖片在網上發布,對當事人名譽造成惡劣影響。經查,該網民涉嫌侮辱誹謗等違法行為,已被青島警方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近年來,因為網絡謠言、輿論暴力等造成的悲劇層出不窮。這種亂象也已經引起主流媒體和監管部門的關注,更多的受害者開始利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截至2024年9月,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已辦理網絡謠言類案件2.7萬余起,依法查處造謠傳謠網民3.1萬余人,依法關停違法違規賬號19.9萬余個,清理網絡謠言信息156.2萬余條。
三、凈化網絡空間,人人有責
作為去中心化的流轉節點,每個人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都很重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基于同理心的代入,個體,特別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個體,比如網紅、大V等,客觀的承載了更重要的信息篩選和甄別的責任。權責利相統一,在享受眾星捧月般的粉絲關注的同時,網紅、大V們也要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職責。通過多元的渠道求證信息,真正實現謠言止于智者,提升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減少對于被造謠者的傷害。

監管機構和公權力的介入,為打擊謠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公安部統一部署了“凈網2024”專項行動,堅持依法管網、依法治網,深入推進“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持續整治網絡亂象。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通過多方位渠道對相關私域流傳的信息進行溯源和甄別,不為了流量編造引人注目、聳人聽聞的信息,不隨意進行二創、轉發,保持理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并還網絡一片清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