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百萬保障”嗎?
如果有人告訴你在無意中開通了微信、支付寶或是抖音的百萬保障、百萬保險,免費期結束后如不取消就會每月自動扣除幾百至幾千元的費用,你會相信嗎?
前不久,陜西網警就發布了這樣一起新型詐騙的案例。轄區內的陳女士收到了一個陌生FaceTime視頻電話,對方自稱微信百萬醫療保障客服,并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證”。緊接著向陳女士表示她的微信“百萬醫療保障”已到期,如果沒有辦理取消手續的話,就會從次日開始每個月在陳女士的微信賬戶扣800元。
起初陳女士并沒有完全相信,因為她確認自己并沒有買過什么“百萬保障”。但緊接著對方發來了一份“保險單”,其中的個人信息與陳女士完全一致,并且對方還教她如何查看自己手機里的微信支付“百萬保障”服務,陳女士自行操作后竟然發現自己的微信里面確實開通了微信支付“百萬保障”,這讓她頓時緊張了起來。
擔心逾期扣費的陳女士很快按照對方的指示進行了一系列操作,詐騙分子以檢測銀行賬戶為由,窺探到了陳女士銀行賬戶內存款情況。選定了她存款較多的銀行賬戶,引導陳女士發送手機短信辦理所謂的微信支付“百萬保障”取消手續。所幸陳女士在進行第一筆10萬元的轉賬操作時被反詐騙中心及時發現,經過警方的耐心勸阻講解后及時止損。
對很多消費者來說,“百萬保障”都是一個略顯陌生的詞,一些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利用信息差蒙騙受害者。事實上,“百萬保障”是指微信支付賬戶、支付寶賬戶因被他人盜用而導致資金損失,按損失金額承諾不限次賠付,每年累計賠付金額最高100萬元的一種安全保障。當用戶注冊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抖音時,將自動免費開啟“百萬保障”,此保障不僅完全免費,不會“到期”或者“過期”,也不會要求用戶“繳費續保”,更不會影響征信。
了解過“百萬保障”的實情之后便不難發現,凡是以不關閉“百萬保障”業務會影響個人征信、按月扣費、影響理賠等為由要求轉賬的,都是不折不扣的詐騙。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者信息后,通常會冒充抖音、微信、保險公司或銀行客服人員,謊稱受害者開通的百萬保障、百萬保險等項目免費期已結束,引起事主恐慌后,再語音指導或屏幕共享引導事主下載特定APP或點擊其發送的網站鏈接,聯系“專業客服”線上關閉或取消服務,在此期間借各種名目誘騙受害者進行轉賬。
面對這種較為新穎的詐騙手段,馬上消費也在此提醒大家:
第一、任何涉及“續保”“退保”的操作應當通過官方網站、APP等渠道進行,無故要求下載陌生APP,或往陌生賬號轉賬匯款的“客服”都不可輕信。
第二、警惕各種添加私人社交賬號或在各類視頻會議軟件進行“共享屏幕”的操作,避免向陌生人透露銀行卡信息、短信驗證碼等敏感內容。
第三、利用所了解的知識仔細辨別關閉微信支付寶“百萬保障”設置的詐騙陷阱,一旦發現被騙保留證據,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