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金投賞鯨鴻動能專場中,鯨鴻動能負責人陳茂帶來《全場景智能,釋放數字營銷新動能》的主題演講,深度解析“億人萬面”時代流量焦慮的破局之道,強調了品牌力量對于穿越周期的重要性,并從場景顯性化、內容原生化、服務智能化三個維度深度展示了鯨鴻動能為品牌注入新的增長動能。
回歸品牌本質,實現可持續增長
過去二十年,線上廣告投放場景經歷了從電視到 PC,再到手機超級 App 的轉變。而隨著智能手機和超級 App 的增量逼近天花板,廣告主或多或少都面臨著“流量焦慮”。這一焦慮根源多樣,包括對消費者洞察不精準,對媒介觸點、溝通、創意上的缺失感,對商業持續增長的需求等多方面。
對此,作為鴻蒙生態的全場景智慧營銷平臺,鯨鴻動能結合華為數十年發展經驗指出,營銷的初心就是做品牌,品牌需要回歸本質,握緊閉環的主權,才能實現可持續的增長。品牌是一切消費者體驗的總和,是消費者感知、探索、購買、體驗過程的認知合集。因此,在追求質價比的數字營銷活動中,關鍵在于精準把握場景適配與內容原生的完美結合點,以實現營銷效能的最大化。
場景顯性化,需求匹配更精準
截至2024年6月,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已超過9億,華為終端云服務的月活超過5.8億次,鴻蒙生態體驗貫穿用戶超過25%的全天時長,超過69%的華為手機用戶綁定不止一個華為設備。基于這些多終端設備,鯨鴻動能進行跨終端、多場景的服務分發。同時,通過統一的華為帳號全場景感知能力與端側智能大模型的結合下,高效封裝“系統級數據+設備級數據+應用級數據”,打造堅實的數據底座,實現對客戶需求場景的深入洞察,讓用戶場景需求更顯性化。例如通過用戶對天氣、課程、運動的分析,在運動場景下推薦相應的運動裝備和生活服務,做到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的轉變,以場景實現需求的精準感知與匹配。
內容原生化,轉化率更高
元服務作為鯨鴻動能原生「輕量化」流量陣地,能夠基于對用戶意圖的理解,結合時間、空間場景,將信息通過各類終端設備推送到用戶面前,做到 “適時而現”“適需而現”“應景而現”。比如在國慶長假用戶要前往馬德里,小藝建議自動推薦本地服務信息等;在智駕的過程中,通過車載語音智能點餐;在旅行過程中,華為盤古大模型和小藝智能推薦模型識別用戶的防曬需求,從而幫助品牌進行更好的營銷。
除此,鯨鴻動能始終堅持更好的體驗能夠帶來更好的轉化效果,根據伙伴需求能夠實現全場景內容的原生定制,幫助品牌講好故事。比如與沙特旅游局的合作,通過雜志鎖屏、應用開屏、線下沙龍、攝影大賽等線上線下媒介組合進行跨場景營銷,把“沙特特別美”成功打入消費者心智高地;而與阿維塔的合作,通過定制動態主題、插件及表盤,實現科技、速度與美學的完美融合和銷量增長。
服務智能化,讓營銷活起來
在服務智能化方面,鯨鴻動能與小藝AI能力緊密結合,不斷探索商業化提效之路。以汽車行業為例,平臺將實現汽車AI問答、留資信息的智能填寫,以及試駕提醒、到店指引等多項智能化營銷服務,旨在助力品牌實現更高效的轉化。此外,鯨鴻動能還致力于生活服務領域,與美團、餓了么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展開合作,為消費者在合適的時間與空間提供便捷、直觀的推薦,從而更精準地觸達目標消費群體。
鯨鴻動能成長與發展都離不開生態,離不開眾多伙伴的支持與信任。會議最后,鯨鴻動能發布了 “鯨品計劃”,為伙伴帶來了多項創新合作、增長賦能,包括數據的共建,品牌元服務共同開發、研究品牌消費者行為以及華為全球營銷經驗共享,期待與更多優質伙伴共同釋放鴻蒙生態力,助力品牌煥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