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經濟增長、政治經濟學及制度對經濟發展影響的開創性研究,達隆·阿西莫格魯是諾貝爾獎的潛力獲獎人”——這是在2024諾獎正式開啟前,知乎組織的“答主預測團”做出的預測。10月14日,預測被事實所驗證,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達隆·阿西莫格魯,西蒙·約翰遜和詹姆斯·A·羅賓遜三位學者,以表彰他們“研究制度如何形成并影響繁榮”。
每一年的諾貝爾頒獎季,知乎用戶們的一項傳統“藝能”便是對獲獎方向和獲獎人選進行預測。今年知乎首度組織了由科研人群、專業學者組織的“答主預測團”,對獎項進行預測,經濟學獎預測團由愛丁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司馬懿、數量經濟學博士慧航、產業經濟學博士Richard Xu、西方經濟學博士陳茁組成,他們以及知乎站內的多位經濟領域答主均成功預測了達隆·阿西莫格魯及制度研究將獲得諾獎垂青。
值得一提的是,達隆·阿西莫格魯在政治經濟學領域取得的造詣之外,也是一位AI領域研究者,但其對AI持謹慎樂觀態度,曾警告稱AI可能帶來一系列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需要提前預防。加上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都頒發給了AI相關領域研究者,人工智能毫無疑問成為今年諾獎的最大贏家。
每一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季,知乎上聚集的科研人群、專業學者、科普作家等,都對各獎項進行了充分的討論、預測和科普,因此知乎也享有“諾獎第二現場”的美稱,再小眾的知識,都能夠在知乎上找到答案。而今年知友們對諾獎的討論更加熱鬧,既有正經科普也有幽默解讀,“諾獎第二現場”同時也成為整個互聯網“科學吃瓜”的策源地。
每一位諾獎獲得者,“藏龍臥虎”的知友們都能夠分享與他們的二三趣事。知乎十年新知答主溫義飛是《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翻譯作者,這兩本教材達隆·阿西莫格魯參與了編著,他稱“早知道當初翻譯的時候多花點心思,夾點私貨了”;知乎答主、喬治敦大學經濟學博士“Shing Chengyui”則在知乎回答中稱,其在高中時期和芝加哥大學求學時期上過詹姆斯·A·羅賓遜和西蒙·約翰遜的課程,興奮地表示“這回哥們是真的在現場了”。
知友們在這屆諾獎討論上也奉獻了諸多“名場面”,知乎答主、科普作家“極薩學院冷哲”在預測今年生理學獎或醫學獎方向時稱,AI或許會爆冷,“AI對生命科學影響太大,唯一的問題是能否破例,以及頒給誰”。知乎答主、芝加哥大學計算化學博士“小王”在其師兄John M. Jumper拿到化學獎之后,與知友們分享了這位諾獎新晉得主性格“自負”、愛喝可樂等生活細節。
知乎對諾獎的討論還在延續,“諾貝爾巡禮”線上圓桌儼然是一個腦洞大開的諾獎討論陣地,問題和答案都更加開放和豐富,并不乏細節和充滿樂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知乎今年推出的AI搜索功能“知乎直答”也成為知友們預測諾獎的熱門工具。坐擁知乎大量專業人士提供的海量內容,“知乎直答”預測化學獎可能授予蛋白質結構預測,文學獎可能授予使用非西方主要語言的作家,均為事實所驗證。AI不僅是諾獎的大贏家,也成為預測諾獎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