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4年5月31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院士牽頭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貴州省腫瘤醫院、廣州市番禺中心醫院、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共9家單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 IF:169分)。
值得一提的是,醫渡科技旗下醫渡云建立的大數據科研平臺和專病庫為該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對研究的順利開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孫穎、陳雨沛和唐玲瓏為通訊作者,劉需、張媛、楊坤禹(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張寧(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金風(貴州省腫瘤醫院)、鄒國榮(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朱小東(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謝方云、梁曉雨為共同第一作者。
Lancet發表!中腫馬駿院士團隊重磅研究成果出爐
鼻咽癌高發于中國,初診鼻咽癌病人中75%為局部晚期,目前美國、中國和歐洲指南推薦的最佳方案是在放療前和放療中加用化療。但是,即使接受了上述的標準治療以后,仍有20%的病人會出現復發或轉移。因此,亟需尋找新型治療方法。
為此,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院士牽頭,率先開展了一項PD-1抗體信迪利單抗聯合放化療治療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研究。研究首次發現在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的標準放化療基礎上,加用PD-1抗體信迪利單抗顯著提高了生存率。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 IF:169分)。
該研究成果曾于2023年應邀在全球腫瘤領域最重要、最為權威的學術會議——美國臨床腫瘤學年會(ASCO)做口頭報告,并入選ASCO的Late-breaking Abstract(最新突破摘要),被評為ASCO最佳研究,是當年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研究。
目前,該方案已經寫入最新的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鼻咽癌診療指南,有望被國際指南采納,成為新的標準治療方案,從而開啟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免疫治療時代。
技術為翼鼻咽癌專病庫助力高效科研產出
醫渡云為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建設了大數據智能科研平臺與多個腫瘤專病庫。在本研究中,鼻咽癌專病庫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不僅極大提升了數據采集與錄入的效率,同時還強化了科研項目在線管理的規范性,有效推動了研究工作的高效進展。這一重要支撐在論文的致謝部分得以體現。
醫渡云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已深度合作多年,尤其是在鼻咽癌、結直腸癌、肝癌等專病領域。合作期間,醫渡云助力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建立了鼻咽癌和結直腸癌數據標準,助力該院醫療數據的治理和管理實現了全面的規范化與標準化。
通過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醫渡云助力該院建立了科研大數據平臺,并針對鼻咽癌、結直腸癌、肝癌等疾病進行深度數據治理,形成了多個高質量的專病數據庫,為疾病的科研與臨床實踐奠定了堅實基礎。
借助專病數據庫,醫生可根據授權全面分析患者的各項醫療數據,在極大提升高質量科研產出效率的同時,助力提高治療方案的安全有效性,使疾病的臨床診療流程更規范。本次論文的成功發表,驗證了專病庫在推動專病臨床研究進展中的重要地位與積極作用。
深化合作醫渡云持續賦能高質量科研與醫療創新
醫渡云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已成功部署并應用了包括新一代數據中心、腫瘤專科大數據平臺、全瘤種科研平臺及鼻咽癌專病數據庫在內的多個數據平臺。這些平臺全方位支持了醫院的智慧臨床實踐、科研創新、高效管理和智慧服務,成為驅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該等數據平臺已成為該院醫療科研的重要支撐,至今已高效助力2045個科研項目開展,研究團隊也已基于平臺成功發表了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