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當下最矚目的一家未上市公司,硬件,是字節跳動建設自己的商業王國路上一直以來的夢想。近日,有消息稱,字節跳動目前正在開發“一款出人意料的設備”并且“大概率不會是手機和電視”。考慮到字跳此前已完成多個健身器材類商標的注冊,以及通過投資虎撲、鯊魚菲特對運動健身領域的布局,似乎一款智能健身硬件產品已呼之欲出。
字節跳動如果來了,智能健身獨角獸FITURE還敢動么?
入局智能健身賽道,對于字節跳動來說或許真的是“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同時這款產品的問世卻又在“情理之中”。首先,自然還是因為這條賽道有前景,在品嘗過投資鯊魚菲特撬動的增量之后,字節跳動顯然已經感受到了運動健身的紅利。其次,他們需要在IoT領域真正踏出堅定的一大步把自己的數字王國拉到實物場景里,并且健身器材類商標的注冊準備工作早已完成了,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么一來,倘若字節跳動真動了做智能健身的心思,那健身鏡的獨角獸FITURE會敢動么?
其實,隨著首款智能健身鏡問世并把這條賽道帶火,從海外到國內,目前已經云集了Mirror、Tonal、Tempo、FITURE等數十家勁旅以及他們背后的紅杉、DST、軟銀、L Catterton們。所以,不僅是像字節跳動這樣渴望通過一款硬件產品撬動新增量的巨頭,還有Facebook、亞馬遜、華為、小米都在瞄著智能健身躍躍欲試。這場已被媒體譽為是“百鏡大戰”的市場競爭,似乎正在朝著超級軍備競賽的狀態演變。根據相關市場調研數據顯示,未來 5 年的全球智能健身市場規模將達到 428 億美元,亞太地區將有望占據1/ 3 的份額。可觀的市場增量,無疑是吸引各路勢力匯聚一堂的核心動因。
對此,也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看中智能健身市場的前景之余,這些巨頭們積極布局還是試水的意味居多。畢竟作為全球科技領域的巨型企業,他們擁有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的資源和條件,什么賽道火了就去跟進也是無可厚非。除此之外,巨頭們其實也需要隨時預防全新品類的崛起,避免對現有業務造成沖擊,畢竟諾基亞“不敗而敗”和微信再造了一個騰訊這一正一反的兩個故事還歷歷在目。至于布局的新賽道是否會迅速帶來可觀的收益,這倒并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是可以讓子彈再飛一下的。
但對于像FITURE這樣的智能健身新銳而言,All In的姿態是必需也是必然。不管科技巨頭們以怎樣的方式入局,這場“百鏡大戰”早已成為各款魔鏡之間一場不可避免地直面交鋒。在這場交鋒中,那些能夠真正滿足用戶痛點需求的解決方案將有望成為最后的贏家。
“巨獸之爭”的本質還是在比拼服務體驗
關于智能健身,有業內專家指出,盡管這是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但其作為健身與科技的交叉領域,本質還是內容服務,這也決定了所給到用戶的體驗高低。隔行如隔山,優質健身內容的輸出能力,對于任何新廠商來說并不是短時間可以快速具備的。對此,FITURE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遠聲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智能健身賽道的競爭涉及硬件、軟件、AI、內容、社區、服務、零售、品牌等多個方面 ,任何短板都將造成體驗上的缺失。顯然,因此這種競爭的門檻是極高的 ,甚至對于科技巨頭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 ,而FITURE則憑借其“硬件+內容+服務+AI”的模式具備了一些先發優勢,率先成為了智能健身領域的獨角獸。
據了解,FITURE對標好萊塢影視制作規格打造了一個“健身夢工場”,并組建了一個累計授課時長超 20 萬小時 ,平均教學經驗 10 年以上 ,累計獎項認證 500 多個的"FITURE ? FORCE全明星教練團隊 "。通過包括教練、拍攝及后期、音樂、開發和AI在內各個團隊的數字化“交互內容創作管理系統”,能實現全年更新 5000 節智能健身課程的產能,內容覆蓋 13 個運動健身品類,能滿足全年齡段家庭用戶的需求。最新數據顯示,FITURE已上線課程達 1200 節,這個規模的自制健身課程內容庫 ,目前在國內整個健身領域都是居于領先水平的。
不僅于此,FITURE的技術團隊還通過無人駕駛AI技術的引入自主研發出了FITURE Motion Engine?智能運動追蹤系統。目前 ,該系統已達到智能健身的L4 等級 ,能實現動作捕捉、實時糾錯、數據分析等功能 ,反饋時延在300- 400 毫秒。與此同時,FITURE還通過不斷積累的用戶數據不斷將AI 系統與健身內容庫進行打通 ,并結合專屬營養健康顧問 ,為用戶呈現個性化、定制化的智能健身服務體驗。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FITURE憑借“硬件+內容+服務+AI”的獨創模式,在技術研發、自制內容等多方面是具備一定差異化優勢的,甚至是能在“巨獸之爭”中不落下風的。盡管這種相對優勢在未來存在被縮小的可能,但考慮到健身行業重內容體驗的特殊性,FITURE這種具備一定壁壘的交互式內容智能健身體驗,仍然存在著不少機會,至少PELOTON此前已為FITURE們提供了一個現成的案例。
從華為、小米到字節跳動,從亞馬遜、蘋果到Facebook,智能健身目前已聚集了這個世界上最令人矚目的科技力量,其市場前景已不言自明。究竟誰可以從這塊價值 428 億美元的蛋糕中切走最大的一份,那就最終還需要靠用戶體驗來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