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在使用信用卡時,難免會遇到需要掛失或補發的意外時刻。各大銀行為了方便客戶,通常會對此提供線上快捷服務,但這些便民服務卻成為了不法分子眼中可以鉆的空子。日前,經無錫市梁溪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信用卡詐騙罪、洗錢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五年九個月,并處罰金9萬元。其余涉案人員均已另案起訴,相關案件目前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冒名補辦信用卡
翟某常年無業,沒有穩定收入來源。2023年3月,翟某的妹夫劉某甲自稱有“賺快錢”的門路:“我有辦法拿到別人的信用卡,只要把卡刷了就能賺不少錢,你要不要跟我干?”翟某聽后欣然同意,并很快學會了全套流程。
原來,劉某甲通過境外渠道批量購買了包含信用卡賬戶、密碼、持卡人身份證號等內容的個人信息,拿到這些信息后,劉某甲讓翟某冒充信用卡卡主致電銀行客服,聲稱自己的信用卡不慎損壞,要求補辦新卡。
通常情況下,銀行客服人員在為客戶辦理電話補卡業務時,會在卡主辦卡時設置好的密碼安全保護問題中隨機抽取數個,要求來電方正確回答以驗證其身份,只有通過了身份驗證才能進一步辦理后續業務。但由于部分問題設置得過于簡單,翟某憑借先前購買到的個人信息進行作答都能回答正確,從而完成補卡申請。最終,翟某通過該手段成功掛失補辦了3張信用卡,并要求銀行通過郵寄的方式發放上述信用卡。
在通話過程中,翟某還利用已經通過驗證的“卡主身份”向銀行客服詢問信用卡額度、補辦信用卡的快遞單號、取件碼等信息。
冒充卡主大量刷單
翟某申請補辦的信用卡都被銀行郵寄至卡主預留在銀行的賬單地址處,因涉及其他省市,需要有人趕在快遞送達卡主之前“截獲”。翟某當即想到了自己失業的妹夫李某。“你只要取到卡,找個地方把里面的額度刷出來就行,我們四六分成。”在金錢面前,李某心動了。
為了躲避偵查,李某并沒有自己去領取信用卡,而是“轉包”給了自己的表弟劉某乙,劉某乙當即趕赴外地取件。
“師傅,我有一個快遞件著急要用的,您別派送了,我現在自己來拿。”快遞員在向劉某乙確認過姓名、住址、快遞單號等取件信息后,將快遞件交由劉某乙簽收。在拿到劉某乙取來的信用卡并完成新卡激活后,李某迅速開始行動——先后至天津、河北唐山等地的珠寶店內,冒用信用卡卡主身份,通過POS機刷卡的方式,將多張信用卡內共計19萬余元的額度都用來購買黃金首飾。
為了將這些黃金首飾“洗”干凈,李某又通過微信朋友圈尋找收購黃金的買家,最終與經營黃金回收業務的商家馮某等人取得了聯系。隨后,李某輾轉多處,將這些黃金首飾分3次變賣,共獲利17萬余元。將黃金變現后,李某通過劉某乙等人的賬戶將8萬余元贓款分6次轉賬給翟某。
“我信用卡里的錢去哪了?”幾天后,信用卡卡主楊某吃驚地發現自己的信用卡里8萬余元額度都被使用光了,并且有多筆非本人交易記錄,他隨即聯系銀行,銀行信用卡中心報案。2023年4月,李某、翟某等人陸續被公安機關抓獲到案。
引導偵查準確定性
2023年5月16日,梁溪區檢察院應邀派員介入該案。承辦檢察官在仔細梳理在案證據后認為,卡主的信用卡并未失竊,翟某、李某等人以信用卡損毀為名,冒充卡主要求銀行補辦并郵寄新卡,其獲取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應屬于“冒充他人身份騙取信用卡”,而非“盜竊信用卡”,李某后續冒充持卡人刷卡購買黃金的行為,應涉嫌信用卡詐騙罪,而非盜竊罪。對此,檢察官引導公安機關對罪名進行精準認定。
2023年7月24日,公安機關以涉嫌信用卡詐騙罪將李某移送至梁溪區檢察院審查起訴。同年8月25日,公安機關以涉嫌信用卡詐騙罪將翟某移送審查起訴。
在進一步審查后,檢察官認為,李某購買實體黃金后,將涉案黃金以變賣的方式轉化為現金,并將所得錢款按照事先約定的比例,通過他人賬戶進行分贓,這種通過第三方轉賬分贓的行為體現出逃避偵查、隱瞞來源的明顯故意,應當追加認定為洗錢罪。
針對李某、翟某供述的涉案人員劉某甲,檢察官及時引導公安機關延伸偵查方向,查明劉某甲已因涉嫌其他犯罪被外省偵查機關抓獲,其向翟某提供信用卡信息、傳授犯罪方法等犯罪事實現已移送異地公安機關,為辦理關聯案件提供了關鍵線索。
2023年8月24日,梁溪區檢察院以涉嫌信用卡詐騙罪、洗錢罪對李某提起公訴。同年9月25日,梁溪區檢察院以涉嫌信用卡詐騙罪、洗錢罪對翟某提起公訴。2024年1月19日,法院以信用卡詐騙罪、洗錢罪對李某作出上述判決。翟某、劉某乙等人所涉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揚子晚報網/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