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孩子的壓歲錢該如何處理成了熱門話題。媒體發起的一個關于“孩子壓歲錢該如何處理”的問卷調查顯示,近半數孩子的壓歲錢完全由父母保管,而家長處理壓歲錢的方式各不相同。有教育專家表示,家長可以借機教育孩子樹立金錢管理意識,幫助孩子理解金錢的價值和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全國大多數地方的中小學進入開學季,孩子在過年期間得到的壓歲錢如何處理,成了大家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首先從法律角度來看,壓歲錢是孩子財產的一部分,歸屬權理應是孩子。前不久,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通過對一起壓歲錢歸屬糾紛案件的判決,認定壓歲錢是長輩基于親屬關系對晚輩進行的財產性贈與,應歸未成年人本人所有,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權隨意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壓歲錢的所有權屬于孩子,但由于孩子大多是未成年人,因此孩子的壓歲錢可由父母代管。父母對孩子的壓歲錢,僅有保管權而沒有使用權和所有權。在這個前提下,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壓歲錢,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理財觀,讓壓歲錢發揮它在素質教育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反之,如果未成年人不能正確地對待和使用壓歲錢,可能會讓他們養成錯位的金錢觀和價值觀,甚至滋生不勞而獲的不良思維,養成揮霍浪費的不良習性。
在一些未成年人看來,自己什么也不用做,只要跟著父母拜拜年,憑空就能得到這么大一筆錢,這多少都有些“天降橫財”的味道。此時,父母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和教育,壓歲錢就可能對孩子產生“可以不勞而獲”的心理暗示。此外,既然錢來得這么容易,花起來自然也不會心疼,這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揮霍浪費的習慣。
有些父母為了避免壓歲錢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干脆把壓歲錢從孩子的手里全部收回,或者以“幫助保管”為名,將孩子的壓歲錢用來補貼家用。這樣處理雖然干凈利索,卻很難得到孩子的認同,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在父母和子女之間形成矛盾。因此,這也是不可取的。
父母首先應該讓孩子明白,壓歲錢并非是天降橫財,更不可能不勞而獲。盡管別人給了自己壓歲錢,但是同時父母也給了對方的孩子壓歲錢,這個錢,其實還是靠父母的勞動和汗水換來的。讓孩子明白了壓歲錢的性質之后,就可以進一步通過教會他們正確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壓歲錢,借以培養他們的金錢觀和理財觀。
比如,可以給孩子在銀行開立一個賬戶,專門用來存放這筆錢。如果以后需要動用這筆錢購買學習用具、繳納學費,或者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時,可由孩子和父母共同協商支取。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儲蓄觀念,還可以避免未成年人自己大手大腳花錢。
更進一步說,有條件的父母還可以引導孩子利用自己的壓歲錢投資理財,比如購買股票、國債、基金等理財產品。未成年人利用壓歲錢理財,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發財贏利,而是為了讓他們從小就樹立“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理財觀念,培養科學的理財意識。這對他們未來的人生當大有幫助。
壓歲錢利用不好,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錯位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利用好了,則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培養科學的理財意識。
文/天歌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