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卡思數據(ID:caasdata6),作者:潮關,授權轉載發布。
1月2日,百大UP主名單正式公布,隨著B站破圈,這個原本屬于平臺站內狂歡的保留節目,如今接受了更多外界的審視與關注。
圖源:B站UP主@-LKS-
“百大評選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知名什錦區UP主@-LKS-在視頻中表示,“老板,同事,粉絲,網友,資本,競品,每個人都有心目中自己的百大名單,而他們的名單之間可能根本就沒有交集。”
今年名單一經公布,B站又一次喜聞樂見成為熱議對象,UP主們紛紛在微博發表獲獎感言,粉絲們則有的慶賀喜愛的UP主入選,有的質疑評選標準、安利未進入榜單的“遺珠”。
其間還夾雜著虎撲的傳統打分藝能。好惡分明的虎撲直男們為@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打出2.6的低分,刻薄嘲諷他“5g唯一受益人”,為@小潮院長打出5.2分數,稱他為“大爛活時代的開創者”,收獲3.0分的@力元君,只得到了一個字的評價,“尬”。但另一方面,他們又為一些UP主送上了極高的贊揚,@影視颶風 獲得了9.7的高分,年更UP@伊麗莎白鼠 被寬容評價“學醫去了,哪有時間搞文娛”,對@宋浩老師則留言,“期末救命yyds”。
圖源:虎撲
B站用戶們也沒有放過“玩梗”的機會:連續兩年奮斗百大未果、喊著“B站無權為我授勛”的瓶子君,今年被“強行”授勛,最終還是以“真香”結尾。
不過,拋開信息繭房帶來的成見,從名單中抽絲剝繭,今年可能是B站“求穩”的一年——有資歷的頭部UP主增多,新人UP主減少——也是知識含金量最高的一年。
在加速商業化后,百大UP主不僅是B站對過去一年內容生態與創作者面貌的總結,還是其釋放UP主商業價值的重要載體。那么,2023年,什么內容最“好命”?作為B站打出去的“招牌”,百大UP主又代表了怎樣的商業價值?
B站“穩固”知識區
縱觀今年B站的百大榜單,可以發現兩個難以忽視的特點:一,名單中頭部UP主比例增加,熟面孔多,新面孔相對較少;二,內容分區又經歷了一場“洗牌”,知識區重歸霸主地位的同時,其他分區名額遭遇縮減。
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大UP主整體分布情況。
從基本數據方面,根據@-LKS-在視頻《首次揭秘:B站百大是怎么選出來的?》的分享,2023年B站百大UP主平均粉絲數為425.2萬,粉絲中位數為324萬。其中,粉絲量在100~200萬的UP主最多,有28人,其次則是200~300萬粉絲的UP主,占據了20席。
圖源:B站UP主@-LKS-
一千萬粉絲以上的賬號有6位,包括粉絲體量接近3000萬的@羅翔說刑法;粉絲量在百萬以下的僅有2位。榜單公布后,百大UP主們都迎來不同程度的漲粉。如今,粉絲量最低的游戲區UP主@DarkCarrot 也已接近百萬粉絲體量。
僅從數據上看,這更符合人們對于B站百大UP主的刻板印象,畢竟前兩年B站著力于展示圈層多樣化,由此誕生了不少低粉UP主入選百大的案例,而今年,B站顯然更青睞于從頭部UP主的池子中選拔百大。
其中,年漲粉量成為百大評選的硬性門檻之一。據LKS透露的數據,大概為一年36萬,符合條件的UP主將進入一個千人池子,等待進一步的評選。
而在內容分布上,今年可能是百大UP知識“含金量”最高的一年,共計有23位知識區UP主入選榜單,堪稱一騎絕塵;與之對應的,是生活、娛樂的名額明顯收窄。
去年的生活區尚能憑借13位UP主與知識區“掰掰腕子”,今年就被B站“削潘”至9位,像@小潮院長、@逗比的雀巢等都是頭部的存在,新增的三位分別來自手工、出行與搞笑;游戲區減少了兩席,“內卷”更加厲害,入選者除@你的影月月 等專精一門的游戲UP外,大多為涉獵廣泛的基礎型UP主,共計有14位UP主。
此外,美食區上榜12人,比去年增加了三位,動畫、音樂區取得了上榜8人的成績,時尚區增加一席變成6位。
圖源:B站UP主@-LKS-
今年,知識區無疑是B站內容增長的重要引擎,入選百大榜單的UP相比去年增加了10位,內容涵蓋了歷史、法律、國際時事、哲學、社科等諸多領域。
垂類UP如@嘮點歷史,內容聚焦于歷史垂類。半小時起步、動輒一個多小時的人物傳記式長視頻,收獲了用戶喜愛。另一類知識UP如@HuangFuRen、@宋浩老師官方,沒有鮮明的觀點輸出,但因“專業對口”流量上升,靠課堂向干貨知識解救了一批面臨期末考與考研需求的用戶。
泛知識類目在今年大放異彩,例如@李白尼的猜想,內容并不聚焦于某一特定領域,而是腦洞大開提出各類趣味問題,如“如何在地府當上閻王?”“蚊子是怎么盯上你的?如何優雅地把蚊子送走?”這類有著切實科普又腦洞十足的問題,讓他在2023年收獲了諸多播放量超500萬的作品。
不過,放眼榜單很容易發現,入選者大多是“老面孔”了。這倒不是指UP主取得百大成就的次數,而是更多指向資歷。事實上,今年首次獲得百大榮譽的39名UP主中,知識區就占據了10位,包括@安州牧、@思維實驗室這類“老牌”知識區UP主,大都有些兩年及以上的資歷,在彼此垂類均稱得上頭部存在。
唯一的“新人”面孔是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德峰。去年7月,@王德峰在B站開設了個人賬號,開啟了“賽博收徒”之路,被用戶冠以“哲學王子”之稱。在王德峰的視頻中,哲學永遠與社會問題相關聯,他擅長通過哲學討論資本主義,討論年輕人心態,甚至談論愛情與婚姻。切中年輕人痛點的選題加之舉重若輕的解答,吸引不少用戶前來體驗“心靈馬殺雞”。半年時間,王德峰漲粉超過百萬。
將知識區UP主作為金字招牌,也是B站“求穩”的表現。一方面,這類干貨滿滿、實用性強且值得重復觀看的內容為B站貢獻了超長的播放時長。過去一年,B站累計播放時長最高的10條視頻中,有7條都屬于知識類視頻。
另一方面,2023年,各內容平臺之間的邊界進一步模糊,而B站作為生產PUGC內容的長視頻平臺,泛知識內容本身就是招牌類目,在其他平臺競爭壓力下,加上內容壁壘,筑牢內容護城河就顯得尤其必要了。
去年6月的嗶哩嗶哩14周年慶上,CEO陳睿還宣布內測“以播放分鐘數替代當下外顯播放量”功能,未嘗不是對知識類長視頻的助力。
B站百大,都是“熟人”
每一年的百大榜單都是一場新舊UP主的激烈交鋒。
據卡思統計,僅有5位UP主連續6年獲得百大榮譽,包括游戲區@老番茄、@逍遙散人、@某幻君,動畫區的@泛式,影視區的@木魚水心,皆為與平臺牢牢綁定的“元老級”UP主,稱得上B站最寶貴的創作者資產。
2023年,B站的頭部UP主格局雖依舊穩固,但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一來,處于金字塔頂尖的UP主們接受了來自公眾更為嚴苛的審視,每年百大評選過后,都會有質疑聲音出現,爭議集中在其更新頻率與內容質量。
二來,頭部UP主們也在漸漸轉變內容創作模式,進行跨圈嘗試。
最為典型的例子如@中國boy超級大猩猩。早期,中國boy的創作領域為游戲區,以搞笑夸張的游戲解說積攢起人氣,與@老番茄 等UP主并稱為“上海zoo”組合。2023年,中國boy將內容創作重心明顯轉向生活vlog,與其他UP主合作產出了全職新手、鬼屋冒險、隨機挑戰等多個系列的內容,最近還與團隊開啟了“租房”系列,探討地域與人文。
在賽道內卷激烈的情況下,知名度越大、粉絲量越高的UP主越容易被嚴苛審視,收到兩極分化的評論。
舊人落幕、新人登場,原本是B站百大評選時常上演的劇目,但熟悉平臺的用戶可能會發現,相較往年,今年的新人比例則迎來了斷崖式下跌。據統計,今年首次拿下百大的UP主僅有39位,在去年這個數字是64。
新人比例的下滑可能出自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過去一年,B站爆款新人較少,其原因可能是外部平臺的競爭擠壓,以及在前幾年出圈之后,站內內容生態逐漸趨于平穩。
雖然站內產出了多支含金量滿滿的爆款,如影視颶風的《一位粉絲想看到自己奔跑的樣子》、@食貧道的《迷失東京》、@-LKS-的相機漂流等,但大多局限于站內狂歡,既缺少像先前@衣戈猜想的《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這樣的出圈作品,也缺乏如@小約翰可汗 一從漲粉新秀到一統通遼宇宙只花了一年時間的爆款新人。
今年B站評選出的十大新人,如點評影視的@Claire的編輯室、細節流游戲玩家@逗比的預言家、介紹各類武器的@軍 事博物館小助理等,都是內容硬核,但也圈層明顯的UP主。相比于先前對新人的搜羅,今年B站將重心更多放在了商業化方面,并著力為UP主增添商業價值。
另一方面,相對于“求新”,B站選擇了“求穩”:不少曾取得百大成就的UP主在今年也再次獲獎,而在新晉百大中,也有不少在站內已有一定知名度的UP主。
這一舉動背后,或許是B站希望借知名UP主的影響力為平臺背書。以及,在超頭UP主與新銳UP之間,還活躍著大量深耕垂直領域的優質UP主,他們是B站維系良好內容生態的重要部分。考慮到去年4月,B站正深陷“停更潮”風波,維持這類UP主的內容創作力也十分關鍵。
同時,這類UP主往往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且出于多年內容磨合,粉絲粘性很高。UP主本身也具備一定抗風險能力,“當場翻車”的可能性較低,避免將平臺卷入又一場輿論風波。
同樣,從今年B站百大評選標準中,也可以看出B站的取舍:UP主內容在B站首發或獨家將成為加分項;橫豎屏作品中,橫屏長視頻將獲得加分。B站維系社區生態、抓住原生創作者的想法可見一斑。
B站電商往何處去
2021年,B站CEO陳睿曾定下在2024年實現盈虧平衡的營收目標,如今,B站已來到決勝之年。
根據財報數據,第三季度B站總營收達到58.1億元,其中,營收貢獻最多的兩項業務為增值服務與廣告業務,前者收入達26億元,同比增長17%,后者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21%。
2023年,B站加快了商業化步伐,將增收的希望投向了UP主變現與直播帶貨,今年的百大榜單背后,也有著B站對于UP主商業價值的考量。在微博,盧詩翰表示,“百大UP主名單,事實上近兩年已是內容行業評估頭部創作者繞不開的標準參考,很多甲方就是對著這份名單來挑人給自己品牌或者產品背書的。”
而在百大UP主頒獎典禮上,B站也隨之公布了兩個商業化相關的單項榜單,即2023年度商業影響力獎,獲獎者包括@小約翰可汗、@先看評測、@硬核的半佛仙人、@Mr迷瞪、@搞機所等;2023年度商業新勢力榜單,入選UP主有@小潮院長、@保鏢的車庫、@知名相聲演員BBBBB大王等。
從變現渠道上,今年B站的商業化強調內容植入性廣告與直播帶貨并駕齊驅。前者的代表如@小約翰可汗 等知識區UP主,為拼多多的主要投放陣地。今年以來,小約翰可汗的“通遼宇宙”屢屢被百億補貼“占領”,同時,UP主也接到了溪木源、三國殺等品牌、商家的合作。
副董事長兼COO李旎在AD TALK現場表示,“廣告是B站生態不可或缺的收入組成,也是新的增長引擎”“B站一定要做好品牌廣告,因為除了品牌廣告自身收入外,也會帶來效果廣告和交易的增量收入”。
而在直播帶貨上,過去一年,B站從電商“大開環”策略出發,著力推動UP主向直播帶貨轉型,頭部UP主如@大漠叔叔、@鸚鵡梨、@寶劍嫂等都曾加入試水。其中,@Mr迷瞪雙十一期間就創下全渠道銷售16.8億的成績;此外還有中腰部穿搭UP主@coco叩叩_,10月19日首場直播拿下了450W銷售額,成交2W單。
進入新的一年,B站對于直播帶貨的期待依舊不減。近日,B站還開啟了年貨節直播帶貨激勵計劃,鼓勵此前未開啟過直播帶貨的UP主試水帶貨。這項激勵計劃也有著一定門檻:UP主粉絲數需超過5萬,此前90天內未開啟直播,且活動期間直播帶貨時常超過1小時。
其二,從內容板塊上,B站商業化的重點集中于汽車區、時尚區。前者UP主代表如@極速拍檔、@原來是翔翔啊、@保鏢的車庫。以@Upspeed盛嘉成 為例,其代表作“UP主都開什么車”系列,通過與不同UP主的聯動,以故事的形式展開對汽車的介紹。這類講解方式有著明顯的B站特色,瞄準的也是有著買車需求的年輕人。
過去一年,B站在時尚區商業營銷上下了相當大的功夫。去年6月,頭部UP主@寶劍嫂 高調開啟直播首秀,收獲了2800萬GMV,但偏高的價格與粉絲消費的爭議也隨之而來;@鸚鵡梨 則成為B站第二位女性百大帶貨主播,至今共開啟兩場直播。再結合穿搭博主@coco叩叩_,B站發力女性消費力的野心可見一斑。
不過,大開環策略雖然為UP主提供了豐富、可信的選品池,但也帶來了價格力不足、UP主對于商品把控力不足等問題。擺在UP主面前的問題甚至并非站內購物氛圍不佳,而是平臺電商基建尚不完善,以及售后體系的不成熟。即便是背后有著團隊支撐的@鸚鵡梨,在直播時也曾因機制糟糕、上鏈接狀況百出被吐槽。
縱觀紅抖快幾大內容平臺,B站的商業化之路無疑是相對艱難的,在平衡社區氛圍與商業化之間,B站的電商路應往何處去?